自美国对华加征最高 145% 的关税以来,跨境电商卖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。亚马逊近期调整政策,允许部分 TOP 卖家提价25%且不触发购物车丢失处罚。

在以往,亚马逊对于卖家涨价行为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。卖家一旦擅自涨价,系统可能会判定其“不公平定价”或“损害买家体验”,从而对商品页面施加隐形处罚。最典型的就是移除“Add to Cart”和“Buy Now”按钮,这将导致转化率骤降,销量受损。

在中美关税背景之下,一批亚马逊卖家成本陡增,为了维持仅有的一点利润,不少商家无奈之下选择直接提高商品价格。然而,涨价之后却发现购物车丢失、销量骤降。有数据显示,一些卖家提价后,购物车丢失率高达 60%,销量也跟着暴跌超过 40%,业绩受到巨大冲击。

受到影响的卖家们对此非常不满,认为亚马逊的处罚不合理。美国一批亚马逊卖家甚至联名请愿,要求平台重新评估购物车政策。他们在请愿书中指出,平台现在的规则在关税压力下,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生存,希望能建立更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。

仿佛是听到了卖家的心声,已有迹象显示亚马逊确实放宽了限制。有卖家发现丢失的购物车已经大面积恢复。

如今,亚马逊允许年销售额超 5000 万美元的 TOP 卖家对部分商品提价 25%,且不再触发购物车丢失处罚。这一变化源于平台对供应链危机的妥协 —— 中国卖家贡献了亚马逊 60% 以上的 GMV,若持续压制涨价,可能导致大量商品下架和用户流失。

尽管平台放宽了限制,但卖家仍需谨慎评估调价行为的实际影响。建议结合竞品价格、市场需求、库存周期等因素综合决策,避免因过度涨价导致流量下降或差评增多。

亚马逊政策变动频繁,此次调整可能只是一个开端。未来是否扩大适用范围、是否会推出配套工具等都没法确定。卖家应保持敏锐洞察,紧跟平台节奏,抓住政策红利期。